联系信息/contact us
2011年,乌克兰正阅历严峻的经济窘境,军械库里积压着很多苏联时期的陈腐配备。其间三架伊尔-78空中加油机尤为显眼——这些空中油罐车现已搁置了十多年,金属表面布满锈迹,核心部件也被拆卸得乱七八糟。面对这些钢铁担负,乌克兰国防工业国家康采恩公司决议将它们打包出售。
这笔生意的买家是我国,三架飞机总价仅4470万美元,折合单架缺少1500万美元。这样的价格在当时世界军贸市场上可谓跳楼价,连乌克兰媒体都直言这是赔本生意。报导称这些飞机状况极差,简直便是一堆待拆解的废铁。但令人意外的是,我国不只让这些废铁重上蓝天,更借此孕育出了自己的战略配备。
作为苏联军事遗产的首要继承者之一,乌克兰坐拥很多先进配备,却苦于经济萎靡。这些需求昂扬保护费用的吞金巨兽,对缺少长途作战需求的乌克兰而言仅仅担负。伊尔-78作为苏联伊留申规划局的创作,由伊尔-76运送机改装而来,载油量高达105吨,可一起为两架战机加油。但在乌克兰手中,这些功能优异的加油机只能沦为仓库里的睡美人。
通过绵长商洽,中乌两国在2011年12月正式签署收购协议。交给进程却好事多磨:首架于2014年11月抵华,第二架次年6月到位,最终一架直到2016年4月才完结移送。从梅利托波尔机场启运时,这些灰头土脸的飞机连根本涂装都没有,通过简略测验就踏上了东方之旅。
当时我国空军正面对长途作战的油荒窘境。主力加油机轰油-6仅有18吨载油量,在远海举动中绰绰有余。伊尔-78的参加彻底改变了这一局势。歼-10、苏-30MKK等主力战机初次在演习中获得了继续牢靠的空中补给,作战半径从东海、南海一向延伸到西太平洋内地。
2015年起,这三架空中油库开端参加实战化练习。尽管数量有限,但它们成功串联起整个作战系统:既为战机输血,又助推长途冲击和预警系统构建。在跨区域机动中,它们化身移动加油站,大幅度的提高了战区调度的灵活性。我国空军由此迈出要害一步,从家门口防护向远洋投送转型。
但故事远不止于运用现成配备。我国工程师们对伊尔-78展开了庖丁解牛式的研讨:从UPAZ加油吊舱的管道规划、泵压系统,到航电布局、油量传感器;从气动结构到对接逻辑,每一个细节都被重复测验。这种深度拆解建立了从规划到保护的完好常识系统。
恰逢当时,国产运-20运送机在2013年首飞成功。源源不绝伊尔-78的技能经历,我国很快推出了运油-20加油机。新类型在挂点安置、燃油操控、机体强化等方面全面晋级,载油量达50-75吨,可适配歼-20、歼-16等多型战机。2019年完结测验,2020年正式执役,2022年揭露露脸,我国空中加油才能完成质的腾跃。
现在这些乌克兰老兵已功遂身退 。2023年8月,三架伊尔-78卸下加油吊舱转为运送用处。它们不只填补了我国空军的配备空白,更成为技能创新的活教材。反观乌克兰,尽管当年4470万美元的生意缓解了财政危机,却失去了名贵的战略财物。就像1998年瓦良格航母变身辽宁舰的故事重演,这一笔生意再次成为乌克兰媒体扼腕叹息的论题。
跟着运油-20的批量列装,我国空军正书写新的篇章。2022年赴汤加的万里驰援,向塞尔维亚的洲际投送,都彰明显全新的战略投送才能。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那三架曾被视作废铁的伊尔-78。当乌克兰专家反思促销战略财物的决议计划时,我国空军已向着更远的深蓝振翅高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