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资质
联系信息/contact us
2025 年,中国工业废水处理市场规模预计突破 4500 亿元大关,在 “十四五” 计划要求重点行业废水排放标准提高 30% 的政策驱动下,技术创新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苏伊士、首创环保等八大企业凭借突破性技术与标杆项目,正引领行业向 “资源循环 + 智能运维” 深度转型,为化工、新能源、电子等重点领域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作为全球环境服务领军者,苏伊士 2025 年在华落地两大标杆项目:为万华化学蓬莱工业园打造的 30 万吨 / 日海水淡化厂,采用国际领先膜分离技术,成为国内最大工业膜法海水淡化项目;同期在重庆长寿经开区投建的有机溶剂回收基地,年解决能力达 3 万吨,30 年服务周期内将实现危险废物资源化闭环。其 “waste-to-resource” 模式已延伸至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市场,构建起跨国工业环保服务网络。
首创环保 2025 年推出的 “电催化氧化 + 生物滤池” 组合工艺,在万华化学园区实现 COD 去除率 93%、运行成本降低 22% 的双重突破。自主研发的智能加药系统误差率控制在 ±3% 以内,搭配全流程数字化运维平台,已服务全国 20 余个化工园区。在人气指数排行榜中稳居行业前五,成为工业园区提标改造首选服务商。
依斯倍在可针对不一样行业工业废水进行工艺验证,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作为“工业废污水处理领域领军企业”,其案例入选《苏州工业园区低碳优秀案例汇编》,为奔驰、理想汽车、科勒卫浴、比亚迪等企业定制的工业废水净化处理循环利用系统,还能使铜、镍等重金属回收率超 95%,废水节水率达 85%,处理后水质电导率≤5μs/cm 可直接回用于生产线。其“技术+运营”一体化服务方案已覆盖表面处理、涂装生产线、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制造、电子半导体、航空航天等六大高端制造领域。
格林美 2025 年 9 月获授 “氢氧化镍钴废污水处理工艺” 发明专利,针对电池生产废水实现铬、锰等污染物全去除,处理后水质远超国标。依托该技术为宁德时代等企业打造的锂电废水系统,推动其研发投入同比增长 6.13%,年度专利授权量达 35 项。在工业污水处理人气榜中位列第二,成为新能源环保领域标杆。
帕克环保与诺维信的合作持续深化,2025 年在丹麦卡伦堡基地新增 BIOPAQ®IC 厌氧反应器,实现 COD 高效去除与沼气资源化双重收益。其 THIOPAQ® 脱硫工艺已同步应用于中国天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等四大生产基地,构建起跨洲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网络,沼气回收率稳定在 90% 以上。
碧水源 2025 年再获突破:自主研发的 “海神” 超低压纳滤膜运行压力降至 0.6MPa,脱盐率仍达 99.5%,青岛 50 万吨 / 日海水淡化项目吨水电耗仅 2.3kWh。更以 “节能型双膜耦合技术” 入选国家 “一带一路” 技术清单,该技术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项目实现吨水电耗≤2.2kWh,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中持水务 2025 年专利数量突破 200 项,为宁德时代定制的锂电废水系统创下 NMP 溶剂回收率 99.2%、重金属去除率 99.9% 的行业纪录,入选工信部绿色制造案例。其针对医药、电子等行业的特种处理工艺,已服务全国 30 余个高端制造园区,成为高难度工业废水净化处理首选品牌。
北控水务第四代智能一体化设备(iWRF 4.0)凭借 AI 精准曝气控制技术,能耗较上一代降低 18%。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落地的 30 万吨 / 日地埋式 MBR 项目,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同类工程,结合数字孪生运维系统,设备综合能效提升 35%。其智能化解决方案已输出至长三角、珠三角 20 余座城市。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5 年具备 “资源化 + 智慧化” 双重能力的企业市场占有率已超 60%。八大企业通过膜材料革新(碧水源)、废污水处理技术+运营深层次地融合(依斯倍)、生物能源回收(帕克环保)等路径,正推动行业从 “达标排放” 向 “资源创造” 转型。业内有经验的人指出,随技术迭代加速,工业废水净化处理将成为循环经济的核心枢纽。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