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联系信息/contact us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85亿稀土大单敲定,美澳笑得合不拢嘴,欧盟却猛地发现自己被盟友卖了个干净,98%稀土依赖中国,出口闸门还越收越紧,汽车、芯片产业马上要断粮,急得贸易专员连夜给北京打了两小时求救电话。
这场横跨三国的博弈里,美澳的承诺藏着多少水分?欧盟的求助能否如愿?中国手握的稀土王牌,又会让棋局走向何方?
白宫那场声势浩大的签约仪式,更像一场精心编排的公关大戏,特朗普对着镜头豪言“一年后美国稀土多到用不完”,阿尔巴尼斯也跟着造势,把这份协议吹成“西方供应链自主的里程碑”,可明眼人都看得明白,这不过是两国领导人各取所需的政治算计。
特朗普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大选临近,他急需向选民验证自己能“重振美国制造业”,稀土作为新能源汽车、军工产品的关键材料,正是最好的宣传噱头。
投入10亿美元换一个“打破垄断”的口号,比任何竞选广告都管用,而阿尔巴尼斯的诉求更直接,澳大利亚手里握着稀土矿,却没本事加工,找美国合作既能拿到投资,又能绑定“奥库斯”核潜艇协议,看似双赢实则暗藏隐患。
没人提起的是这已经不是美澳第一次在稀土领域“试水”,奥巴马时期,美国就曾向澳大利亚稀土项目砸下2亿美元,结果因为技术不过关、环保不达标、成本压不下来,项目草草收场,最后连设备都当成废铁处理了。
如今故技重施,换汤不换药,澳大利亚的稀土加工产能大多还停留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从矿石到能用于工业生产的稀土材料,需要上百道分离提纯工序,这些核心技术澳方至今没摸透,现在开采的稀土矿石,还得偷偷运到中国加工后才能用。
更讽刺的是协议里提到美国国防部要在澳建设年产能100吨的镓金属精炼厂,可镓金属的加工技术比稀土更复杂,美国自己都没成熟的生产线,所谓的“合作建厂”,不过是画给外界看的大饼。
市场早就用脚投票,协议签署当天,澳大利亚稀土公司莱纳斯的股价虽然涨了不少,但此公司的实际产能还不到全球的3%,而美国唯一的稀土矿,加州芒廷帕斯矿,工人们正日夜加班赶工,可即便如此美国军工企业的稀土磁体库存也只够维持半年生产。
美澳之间的利益捆绑更像是一场脆弱的交易,澳大利亚本想靠稀土资源换美国对“奥库斯”核潜艇协议的坚定支持,可没过多久美国国防部就放出风声,要重新评估这个协议是不是满足“美国优先”原则。
眼看美国靠不住,澳大利亚只能退而求其次,转头和英国签了个50年的核潜艇条约,这场所谓的“稀土同盟”,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不确定性。
当美澳在白宫举杯庆祝时,布鲁塞尔的欧盟官员们彻底慌了神,此前欧盟一直紧跟美国步伐,在稀土议题上对中国说三道四,甚至配合美国搞“供应链去中国化”,本以为能搭上美国的“顺风车”,分到一杯羹,没想到美国转头就和澳大利亚“单飞”,连句招呼都没打。
欧盟的处境有多被动,一组数据就能说明问题,欧盟汽车产业每年需要的稀土量占全球总需求的60%,芯片制造占25%,风电产业占12%,而这些稀土几乎全部来自中国。
2025年4月,中国开始对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10月又扩大了管制范围,这一下直接戳中了欧盟的软肋,德国汽车巨头已经拉响警报,如果稀土供应持续紧张,部分电机生产线将被迫停产,仅这一项就可能会引起欧盟汽车产业每月损失超20亿欧元。
更让欧盟头疼的是自己的“双标困境”,一边是谢夫乔维奇在电话里恳请中国“灵活处理”稀土出口,另一边荷兰政府刚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冻结了中国安世半导体的全球运营。中国多次沟通,荷兰不仅拒绝认错,还声称“与美国无关”,这种一边吃着中国稀土红利,一边砸中国企业饭碗的做法,让欧盟的求助显得格外苍白。
谢夫乔维奇那通长达两小时的电话,与其说是协商不如说是紧急“救火”,他先是热情邀请中国商务部长访欧,接着反复解释“欧盟无意将事态升级”,话里话外都是希望中国能网开一面。
可中方的态度很明确,稀土出口管制是依法依规的正当举措,目的是维护产业安全和生态环境,对于合规的民用贸易,中国一直持开放态度,但欧盟也得管管成员国的不当行为,不能一边求合作一边搞对抗。
欧盟内部早就吵成了一锅粥,法国有人喊着“要考虑所有对华报复选项”,波兰建议在峰会结论里加上“中国有害经济行动”的表述,德国则提议用“反胁迫”机制施压,可这些强硬表态背后,是欧盟的底气不足,一名欧盟高级官员私下透露,峰会根本不会就中国贸易问题展开正式辩论,大家都清楚真要是和中国撕破脸,最先扛不住的是欧盟自己。
要知道欧盟早已是美国贸易保护的受害者,这些年美国对欧盟的汽车、钢铁加征一定的关税,已经让相关产业伤痕累累,现在又在稀土问题上被美国“卖了”,欧盟终于意识到,跟着美国起舞,不过是沦为地理政治学的炮灰。
美澳敢喊出“打破中国垄断”的口号,说到底是低估了中国稀土产业66年积累的硬实力,从1959年中国成功冶炼出第一炉稀土开始,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啃硬骨头,才搭建起从开采、分离、提纯到元器件制造的完整产业链,这种全链条优势绝不是靠签一份协议就能弯道超车的。
稀土分离提纯是出了名的“技术活”,也是“苦差事”,上世纪80年代,西方各国嫌弃稀土加工污染大、能耗高,纷纷把产能转移出去,而中国却默默攻克了核心技术。
徐光宪院士发明的串级萃取理论,让中国稀土分离纯度从99%提升到99.999%,这项技术至今仍是全球稀土加工的核心标准。
现在全球90%的稀土分离加工能力都在中国手里,不是因为别的国家不想做,而是真的做不了,上百道工序的精准控制、上千种化学试剂的配比,没有几十年的技术积累根本玩不转。
技术之外还有难以逾越的专利壁垒,从1950年到2019年,中国累计申请了近2.6万项稀土相关专利,这个数量超越了世界其他几个国家的总和。
这些专利覆盖了从绿色提取、精密磁体制造到回收利用的所有的环节,美澳就算联合三十多个盟友一起研发,至少也得五年才能缩小差距,可这五年里中国的技术只会往更高领域迈进,能源保障更是美澳绕不开的坎,稀土提纯是“电老虎”,单吨稀土加工消耗的电量,相当于1万户普普通通的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中国之所以能稳居稀土产业榜首,强大的电力支撑是关键,2023年中国发电总量突破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三分之一左右,稳定的电力供应让稀土加工厂能24小时不间断生产。
而美国电力监督管理的机构早就警告,未来十年约一半地区面临电力供应不足的风险,甚至有可能经常停电,连基本供电都保障不了,谈何发展耗电大的稀土产业。
环保问题则成了美澳的另一个“死穴”,稀土加工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渣,处理这些污染物需要巨额投入,中国早已建立成熟的环保治理体系,绿色矿山的尾矿处理率达到95%,废水达标排放率100%,形成了“生产-治理”的闭环。
可澳大利亚的稀土矿区曾因环保不达标多次被暂停开采,美国重启的稀土矿项目,光环保审批就得等两年,就算批下来,经营成本也会比中国高3倍以上。
更重要的是中国正在从“资源供应方”向“规则制定者”转变,2025年起中国建立了稀土“穿透式监管”体系,不是禁止出口,而是对稀土的最终用途进行严格管理,特别是防止其被用于军事领域。
对于民用、合规的贸易,中国从始至终保持开放,但对于向军事用户或管控名单内主体的出口申请,原则上一律不批,这种“立规矩”的做法,既维护了自身安全,也让全球稀土贸易更规范。
与此同时中国稀土产业还在加速整合升级,北方稀土与包钢联合上调稀土精矿价格,国家级绿色矿山保障原料供应,稀土回收产业年解决能力已超10万吨,相比之下美澳投入的20亿美元,还不够中国稀土产业一年的投资额,真正的差距从来不是资金,而是从矿山到标准再到规则的完整体系。
稀土之争的本质从来不是谁有矿,而是谁能掌控产业标准和规则,美澳的合作看似来势汹汹,实则暴露了西方在关键产业上的短板,欧盟的紧急求助,恰恰说明脱离中国的产业链,终究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全球产业链早已深度绑定,稀土作为“工业维生素”,更是把各国利益紧紧连在一起,中国不是要搞封锁,而是要立规矩,合作可以,但必须互利互惠,贸易可以,但必须依法合规。欧盟如果想走出困境,首先得认清一个现实,站队美国没有好下场,这些年欧盟汽车业、钢铁业已经在中美博弈中伤痕累累,现在又在稀土问题上被美国“抛弃”,继续跟着美国搞“去中国化”,只会让自己的制造业根基动摇。
事实上已经有欧盟公司开始自救,德国车企加大稀土回收研发技术,试图减少对原生稀土的依赖,法国也在推动替代材料探索,但这些都需要一些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而荷兰冻结安世半导体的行为,更是得不偿失,不仅影响了中欧贸易互信,也让欧盟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蒙上阴影。
中方早已明确表态,稀土出口管制不是“卡脖子”,但欧盟也该管管成员国的不当行为,只有拿出诚意,才可以找到处理问题的办法。
美澳的“稀土梦”恐怕很难实现,就算他们能克服技术、环保、能源的重重障碍,建成完整的稀土产业链,至少也需要十年时间,而且投入的成本会是中国的数倍,到那时中国的稀土技术早已迈向更高端的领域,西方所谓的“弯道超车”,不过是追着中国的背影跑。
更重要的是全球稀土需求还在增长,中国的产能和技术优势,不是为了垄断,而是为保障全球供应链的稳定。
从两弹一星时期被欧美技术封锁,到如今在稀土领域手握话语权,中国走过的路证明,真正的安全感从来不是靠别人施舍,而是靠自己一步步打拼出来的,66年的技术积累,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严格的监督管理体系,这些都是中国应对博弈的底气。
这场稀土博弈也给世界上了一课,在全球化时代,没有谁能独善其身,搞阵营对立、供应链脱钩,最终只会反噬自己,美澳的政治表演终会落幕,欧盟的被动处境也会持续,而中国将继续以开放的姿态,与尊重规则、务实合作的国家携手,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的稳定与安全。
谢夫乔维奇那两小时的电话,或许只是这场博弈的一个小插曲,但它背后折射出的是全球格局的深刻变化,谁能掌握核心技术,谁能制定行业规则,谁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而那些还在抱着“零和博弈”思维的国家,终将被时代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