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游戏网站主页
联系信息/contact us
10月9日,25Q4长协承兑价敲定,R32 60200 元/吨(+9600 元),R410A53200 元/吨(+3600 元),三代制冷剂景气持续向上,建议关注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东阳光、东岳集团、昊华科技等。
根据《2025上半年冷库市场分析报告》,今年上半年,冷库项目资金投入同比增长7.67%。从投资层面看,在政府规划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冷库新建、改扩建及智能化改造加速推进,带动投资规模持续扩容,市场体量稳步增长。根据《2025上半年冷库市场分析报告》,今年上半年,冷库项目资金投入为223.06亿元,同比增长7.67%。截至6月底,冷库总容量为2.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12%。但全国空置率却高达 24.7%,天津滨海新区等东部区域甚至超 35%;这种“冰火交织”的态势,正是当下冷库行业的线、供需关系
从不同企业的反馈来看,冷库建设供需关系呈现出复杂态势。美乐柯的订单高于产能,百福特
上半年生产趋势稳健,显示出这一些企业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的状态,侧面反映出市场对其产品存在比较大需求。然而,整体市场供大于求依然严峻。目前全国空置率24.7%,东部部分地区(如天津滨海新区)空置率超35%,竞争白热化;中西部因基数低、需求激增(如乌鲁木齐吞吐量增120%),竞争聚焦填补缺口。传统冷库供过于求(年均淘汰率18%),高标库供不应求(北京占比不足19%),类型间竞争差异显著。
百福特方面分析指出,政策扶持吸引大量企业入场;生鲜电商、跨境冷链等需求刺激引发投资热潮;传统库门槛低致盲目建设,高标库因技术资金门槛高而供给不足,加剧竞争复杂性。
很多企业观察到上半年大型设备需求势头强劲。随着冷链行业规模化发展,大型物流公司、生鲜电商巨头等对大型冷库及配套设备的需求持续不断的增加,以满足其大规模仓储与快速周转的业务需求。
百福特指出,生鲜电商与预制菜行业需求强劲,对冷库温控精度、出入库效率及信息化管理要求极高。例如,预制菜的生产、存储与配送需要精准的温度控制,以保证菜品的品质与安全;生鲜电商则要求高效的出入库流程,以及信息化系统实时监控库存与订单情况。?
跨境冷链需求爆发,口岸及枢纽城市冷库需具备匹配国际标准的配套能力。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跨境生鲜、医药产品等进出口量增加,对冷库的设施条件、通关效率等提出更高要求,如具备先进的检验检疫设备、符合国际冷链运输标准的保温与制冷技术等。
短保类产品走俏,推动 “干线 + 前置仓” 模式发展,短期分拨需求上升,考验冷库灵活性。短保质期产品需要快速配送至消费终端,前置仓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快速补货,这就要求冷库具备灵活的存储与分拨能力,可依据市场需求快速调整货物存储与配送策略。
客户对高能效产品的需求愈发强烈,智能化(物联网、区块链等)和绿色化(节能设备、环保制冷剂)成为市场新宠。智能化技术可实现冷库全链路监控、优化运营决策,如物联网能精准控制库温至±0.1℃,设备状态实时监测与预警;区块链技术强化追溯,全流程数据上链,溯源响应缩至8秒,跨境通关提速30% 。绿色化则顺应环保趋势,节能设备降低能耗,环保制冷剂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持续推进,成为冷库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国家骨干冷链基地计划扩容至105个,这一举措将吸引大量资源投入。超长期特别国债贴息以及地方补贴等优惠政策,更是为企业的冷库建设项目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持,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刺激了投资热情。许多企业纷纷抓住这一政策红利期,加速冷库新建与改扩建项目。例如,武汉市黄陂区的玉湖冷链 (武汉) 交易中心项目,作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单体冷链交易园区,不仅被纳入多项市级规划项目库,还在政策助力下稳步推进,其库容约21.4万吨的8座冷库已进入设施安装调试阶段,预计2025年内建成投产,未来将对区域冷链物流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升,消费升级趋势在生鲜、医药等领域表现得淋漓尽致。花了钱的人生鲜产品的新鲜度、品质要求日益严苛,医药行业对药品存储运输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把控愈发精准,这都促使冷链需求规模逐步扩大,结构持续优化。生鲜电商的蓬勃发展,让即时配送、全程温控成为标配,对前置仓、城市配送中心的小型冷库需求猛增,这些冷库需要具备高效的出入库系统和精准的温控能力,以应对高频次、小批量的配送需求。预制菜市场的异军突起,也要求冷库能够很好的满足预制菜从生产、存储到配送全流程的特殊温控需求,保障菜品的口感与安全。跨境冷链业务因国际贸易的繁荣而日益繁忙,口岸及枢纽城市的大型冷库要一直升级设施,配备先进的检验检疫设备,提升通关效率,以匹配国际冷链运输标准。
尽管冷库市场整体前景向好,但区域发展失衡问题不容忽视。大量闲置冷库不仅造成土地、资金等资源的浪费,还会使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引发市场恶性竞争,如租金价格战等,进一步压缩企业利润空间。企业在进行冷库投资建设时,需充分考量当地市场饱和度、产业体系以及未来发展的潜在能力,避免盲目跟风投资。
均认为,未来制冷设备无论是压缩机还是制冷系统,都将朝着追求更高 COP 值(能效比)、更高效换热效率方向发展。例如,研发新型压缩机,优化制冷循环,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单位制冷量的能耗。?余热回收利用:大型冷库未来会注重余热回收,提升能源综合利用率。通过安装余热回收装置,将制冷过程中产生的废热回收,用于加热水、供暖等其他用途,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减少能源浪费。?
全流程自动化控制:设备全流程自动化控制成为必然趋势。从货物入库、存储、分拣到出库,实现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工干预,提高运营效率与准确性。如无人分拣效率可达人工的23倍,超低温冷库自动化系统能满足特殊存储需求,新建项目自动化线%。
AI智能化管理与决策:随着AI技术发展,基于冷库数据的 AI 智能化管理与决策将把冷库控制推向新高度。AI可预测库存周转率提升20%,智能能耗管理节能15%—60%,为运营决策提供支持,使交货及时率提升5%、成本降低20%。
制冷剂更新换代:随着高GWP值(全球变暖潜能值)制冷剂淘汰,天然工质制冷剂和低 GWP 值制冷剂将成为主流。如二氧化碳制冷剂,具有环保、安全等优点,将大范围的应用于制冷系统,减少对臭氧层破坏与温室气体排放。
绿色能源应用:部分公司开始探索光伏互补系统在冷库中的应用,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为冷库提供部分电力,减少对传统能源依赖,降低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5年国庆8天长假过后,中国家用空调市场基本上告别了过去一年来以旧换新国补拉动的普惠周期。产业在线月,中国市场家用空调内销排产556.5万台,同比下降11.5%;出口排产596万台,同比下降9.4%,内外销双双处于同比下行通道。


